2024-09-20 01:32:18 | 铭星网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院系设置
序号 | 系别 | 专业 | 层次 |
1 | 土木与材料工程系 | 土木工程 | 本科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
土木工程 | 专升本 | ||
2 | 环境与市政工程系 | 环境科学 | 本科 |
环境工程 | |||
给水排水工程 | |||
安全工程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
环境工程 | 专升本 | ||
安全工程 | |||
3 | 城市规划与建筑系 | 建筑学 | 本科 |
城市规划 | |||
园林 | |||
4 | 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系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本科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专升本 | ||
5 | 建筑工程管理系 | 工程管理 | 本科 |
工程造价 | |||
房地产经营管理 | |||
工程管理 | 专升本 | ||
6 | 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 | 地理信息系统 | 本科 |
测绘工程 | |||
土地资源管理 | |||
7 | 交通工程系 | 交通工程 | 本科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
8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数字媒体技术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专升本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9 | 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自动化 | |||
电子信息工程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专升本 | ||
自动化 | |||
10 | 化学与化学工程系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本科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专升本 | ||
11 | 生物工程系 | 生物技术 | 本科 |
生物工程 | |||
12 | 工商管理系 | 市场营销 | 本科 |
旅游管理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财务管理 | |||
13 | 数理系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应用物理学 | |||
14 | 外国语系 | 英语 | 本科 |
英语 | 专升本 | ||
15 | 法律系 | 法学 | 本科 |
法学 | 专升本 | ||
16 | 艺术系 | 艺术设计(艺术) | 本科 |
动画(艺术) | |||
装潢艺术设计(艺术) | 专科 | ||
17 | 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专科 |
软件技术 | |||
计算机信息管理 | |||
动漫设计与制作 | |||
18 | 国际教育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 | 专科 |
建筑设计技术 | |||
建筑工程管理 |
武汉体育学院院校简介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坐落在秀丽的东湖之滨,依山傍水,校园环境优美,场馆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文化底蕴浓郁,办学特色鲜明。学校秉承“公勇诚毅,学思辨行”校训,坚持“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为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的办学理念,2018年入选湖北省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820.6亩,分东湖(卓刀泉)校区、藏龙岛校区、武当山校区和东湖高新区(豹澥)校区,全日制在校生14680余人(本科生118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400余人,专科生450余人,留学生37人)。举办一所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全日制在校生7400余人。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医学等8个学科门类。体育学一级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获评“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湖北省重点优势学科”、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智能体育与产业发展” “运动与脑科学” “体教融合与健康促进”“新闻传播学”4个学科(群)获批湖北省“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群)。
学校现有2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获批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3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获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湖北省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4个湖北省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个学院入选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国家体育总局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30门;获批11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是全国最早培养体育学研究生的单位之一。现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体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音乐与舞蹈学、特种医学和工商管理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体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艺术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是全国研究生培养规模最大、专业点最多的体育院校之一。学校拥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建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质量较高,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好评。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教练员中具有高级职称占比57.8%。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和高水平教练员,其中,获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和人才项目71人次。铭星网
学校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10个。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51项、横向科研项目272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参与8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励2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21项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栏建设”入选期刊、四大核心期刊方阵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奖”“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奖”“湖北最具影响力十大人文社科期刊奖”期刊;《体育教育学刊》为湖北省优秀期刊。
学校竞技体育办学特色突出。1980年,按照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关于高等体育院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规划,成立附属竞技体育学校。2003年,组建竞技体育学院,现开设有赛艇、皮划艇、蹼泳、帆船帆板、冲浪、和摩托艇等水上项目,摔跤、拳击、跆拳道、空手道等重竞技项目和田径、体操等项目,拥有学生运动员500余人,教练员44人,其中国家级教练员12人,70多人次曾在国家队执教,多名教练员和运动员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国家体育运动一级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学生张香花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获得赛艇项目1枚银牌和1枚铜牌,结束了中国划船项目与奥运会奖牌无缘的历史,开创了体育院校学生在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先河。1988年以来,所培养的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共计获得金牌156枚,银牌41枚,铜牌44枚;亚洲三大赛(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共计获得金牌98枚,银牌20枚,铜牌21枚;全国三大赛(全运会、锦标赛、冠军赛)获得金牌538枚,银牌222枚,铜牌219枚。培养和输送了张香花、杨威、程菲、吕会会、管晨辰等一大批在世界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为国争光、为省添彩的优秀学生运动员和竞技体育复合型人才,为体育强国、体育强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体育事业贡献奖”、获批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37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高校、体育教育科研机构和世界知名体育组织建立紧密联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竞技体育等方面深入交流合作。建有亚洲体操培训中心和国际体操联合会授牌成立的国际体操学院、中国水上运动学院、中国铁人三项学院、中国拳击学院、中国健美健身学院。积极开展同国(境)外学校联合办学项目,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国际合作办学项目6个;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丹麦、新西兰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开展学生短期实习实训合作;2014年,学校获批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院校,累计培养各类长短期留学生300余人。学校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体育局、行业体协和企业在科技服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产业等领域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对接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深化体教融合,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奋力开启中国前列、世界一流应用研究型体育大学建设新征程。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院系设置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院系设置序号系别专业层次1土木与材料工程系土木工程本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专升本2环境与市政工程系环境科学本科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安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武汉大学院系设置武汉大学院系设置人文科学学部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国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系社会科学学部信息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WTO学院社会学系理学部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联系方式是什么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联系方式:027-81300007871900468719077587190835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区环岛路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景点简介: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1953年创办于江西省南昌市,由当时南昌大学体育专修科和华中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系合并而成。1955年8月迁至武汉市武昌卓刀泉,1956年2月改为
武汉音乐学院院系设置武汉音乐学院院系设置学院名称专业(大类)名称专业方向云南华文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泰语越南语缅甸语老挝语*云南纪检监察学院法学纪检监察方向国际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高尔夫运动服务与管理方
武汉轻工大学院系设置武汉轻工大学院系设置01.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02.临床学院03.公共卫生学院04.精神卫生学院05.护理学院06.医学影像系07.口腔医学系08.医学检验系09.药学院10.生物科学系11.信息工程学院12.管理学
沈阳体育学院院系设置沈阳体育学院院系设置学院及专业设置层次学院专业名称授予学士位本科生命学院水产养殖学农学学士水生动物医学农学学士生物技术理学学士生物科学(含各方向)理学学士环境科学理学学士
南京体育学院院系设置南京体育学院院系设置招生专业名称所属院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海洋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专业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学
成都体育学院院系设置成都体育学院院系设置文史学院 1.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史类 2.新闻学(本科):文史类 3.历史学(本科):文史类 外国语学院 1.英语(本科):文/理兼招 2.日语(本科):文/理兼招 法学院 1.法学(本科):文/理兼招 2.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文史类 3.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务管理方向)(本科):文史类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1.地理科学(本科):文/理兼招 2
2024-07-25 06:31:37
2024-04-28 23:13:01
2024-10-11 21:37:19
2024-02-29 14:15:35
2024-06-20 01:08:22
2024-05-14 14:55:34